眼下比較流行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大多是從渠道和流量上的互聯網化,而對于資金方面,真正意義上實現脫離銀行渠道的恐怕是少之又少。第三方支付、綜合理財服務平臺、電商金融以及P2P、網上小貸等形式,資金沉淀大都還是要回到銀行體系內部運轉。因此,互聯網金融在初創(chuàng)期,對金融的變革更多的體現在渠道和數據的截留上,在資金的截留上,表現并不是很明顯。
那么互聯網金融,最后到底會發(fā)展到什么樣子呢?到底是一個傳統(tǒng)金融體系的附屬,還是另辟蹊徑的金融體系呢?關鍵在于互聯網金融能否實現大量的資金分流,從源頭上切斷銀行對互聯網金融的約束。
一旦互聯網金融能夠實現資金流的自我掌控,使得大部分資金能夠停留在互聯網金融的土壤之中,不必去經過銀行的傳統(tǒng)渠道,那么,一個全新的,可以和銀行相抗衡的金融體系也就誕生了。而這樣的金融體系是傳統(tǒng)銀行未來的致命威脅。
互聯網金融實現資金沉淀的關鍵:銀行牌照
從表現形式來看,不論是P2P也好,第三方支付也好,還是金融服務平臺,由于都沒有正規(guī)金融機構頒發(fā)的金融牌照,主要是銀行牌照,資金的來源和最終的去向只能是存放在銀行,因此,即便銀行被互聯網金融局部后臺化了,數據被截斷了,銀行在談判的時候還是會有一些底氣在,因為互聯網金融目前還不具備傳統(tǒng)金融的一些功能,一些無法涉足的業(yè)務短期只能通過銀行渠道來解決。本質上說,互聯網企業(yè)還不具備銀行的資質,不能合法吸儲放貸,沉淀資金。
例如,在美國,傳統(tǒng)銀行在互聯網金融面前的底氣就足的很。美國的銀行體系十分發(fā)達,中小銀行眾多,互聯網金融的市場空間很大程度上被中小銀行給擠占了。導致了目前還沒有出現能夠和大銀行競爭的互聯網金融機構。美國的大銀行十分關注流動賬戶的所有權,掌握了賬戶就掌握了資金流向。而且,美國的銀行強勢表現在于:網上的第三方支付必須和銀行的流動賬戶連接,到一定程度,就會進一步要求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客戶資金和去向數據,否則就面臨被中斷賬戶聯系的風險。
可見,互聯網金融實現資金流在自有體系內沉淀的關鍵在于獲得銀行牌照,互聯網企業(yè)如果能夠辦銀行,那么就擁有了一個可以合法管理、沉淀資金的平臺,通過互聯網連接的用戶前端和資金去向就可以直接在互聯網銀行的平臺上進行,沒必要將賬戶托管在傳統(tǒng)銀行上。資金流在這個意義上才真正實現了對銀行的資金分流,而不是僅僅在渠道了的分流。
互聯網金融能否最終擺脫銀行?
毫無疑問,從短期來看,互聯網金融仍將作為傳統(tǒng)金融體系的一種補充,而不是顛覆性的力量。從長期看,隨著蘇寧、阿里、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公司獲得金融牌照,以及最終獲得民營銀行牌照,傳統(tǒng)意義上通過銀行的資金會部分分流至互聯網銀行,因此可以說,這部分資金是可以擺脫銀行的束縛的。
那么互聯網金融能否最終擺脫銀行呢?從目前的發(fā)展趨勢看,只要互聯網金融能夠獲得一定的資金市場份額,能夠給自有體系的客戶提供方面的融資和理財需求,互聯網涉足金融領域并最終實現獨立的資金沉淀是完全可能的。因此,樂觀估計,一旦互聯網企業(yè)獲得銀行牌照,擺脫銀行的資金流的序幕也就拉開了。
當然,即便互聯網金融真正實現了資金方面的獨立沉淀,在金融業(yè)務操作上,在經驗學習和風險模式建立上,仍然擺脫不了傳統(tǒng)銀行的模式借鑒。管理層也很有可能要求互聯網企業(yè)建立一套標準更嚴,要求更高的運營模式,而這套模式的母版就是,也只能是傳統(tǒng)銀行。所以說,在不久的將來,互聯網企業(yè)可以實現渠道的脫媒,客戶的脫媒,甚至資金的脫媒,但無論如何也褪去不了銀行的印記,而且是要求更高、標準更嚴的銀行印記。
傳統(tǒng)銀行的爭奪
既然互聯網金融不可避免地要分流傳統(tǒng)銀行的資金流,有遠見的銀行也開始布局銀行的互聯網化,可以說,在互聯網金融時代,銀行的互聯網化是一個最有底氣,也最有實力的變革者。銀行的客戶和資金都是現成的,關鍵在于給用戶提供一個便捷的,安全的互聯網化的體驗渠道。
傳統(tǒng)銀行本身擁有寶貴的銀行牌照,這已經在資金沉淀方面先人一步,所要做的只不過是把線下的業(yè)務搬到線上,或者,更近一步,設立專門負責互聯網金融的部門,甚至是銀行,如民生的網上直銷銀行。一旦銀監(jiān)會批準,網上直銷銀行就將成為民生下面一個獨立的線上銀行,擁有獨立的線上銀行牌照,和傳統(tǒng)的線下的民生銀行相配合。
從這個意義上說,傳統(tǒng)銀行在互聯網金融的資金分流面前,并非無可奈何,而是大有可為。傳統(tǒng)銀行完全可以運用自身特長,在即將要被分流的資金流里面獲得更大的話語權,把分離的資金通過互聯網化的體驗重新回流到銀行體系內部。
目前,互聯網金融在傳統(tǒng)銀行面前還很弱小,但發(fā)展迅速;ヂ摼W金融已經從渠道和數據、用戶等方面截留了部分原有的銀行客戶,以及大部分銀行不愿也不想去服務的客戶。從發(fā)展路徑上看,下一個截留的對象就是銀行的資金流了,而這個截留的關鍵在于獲得銀行牌照。而傳統(tǒng)銀行也會在資金的分流之戰(zhàn)中獲得一席之地,促進其網上業(yè)務的發(fā)展。從管理層的考慮來說,設立互聯網上的銀行牌照是大勢所趨,目前所要等待的只是具體實施細則和更多的監(jiān)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