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棱鏡”計劃的曝光令美國民眾談“監(jiān)”色變,但如今五角大樓也對大數據帶來的威脅提高警惕。美國《外交政策》雜志8月12日刊文稱,一方面美國政府安慰公眾不必對通信數據搜集計劃感到恐懼,另一方面國防部則擔心敵對勢力使用相同手段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由此呈現出帶有諷刺性的情景。
美國國防部的網絡工程師們精通如何從海量數據中找到有用情報的蛛絲馬跡——比如僅僅根據通話記錄找到一個人的位置。而他們現在想知道美國的敵人是否也擁有類似的能力——通過梳理網民們在Netflix、Uber和Twitter等知名網站上的數據挑起美國的財政危機或發(fā)動大規(guī)模網絡攻擊。
文章稱,對此持悲觀態(tài)度的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工作人員正招募研究人員以“調查公用數據對國家安全造成的威脅,包括公開的或收費的信息源”。問題是,一個掌握數據挖掘技術的人能否僅靠可公開獲得的信息,如從網頁、社交媒體或消費者數據經紀人處采集的信息,就能造成全國性的影響。這不是信用卡盜竊之類的小事,而是可能導致潛伏著的特工暴露、軍事計劃泄露、黑客據此攻陷銀行系統(tǒng),甚至政府敏感設施被一一定位等種種惡果的大事。
作者稱,政府和軍方對大數據態(tài)度的反差極為諷刺。一方面,政府官員們向公眾保證普通美國公民沒必要擔心NSA對個人隱私的搜集和研究;另一方面,軍方又在為俄羅斯和“基地”組織可能以類似手段對美國發(fā)動大規(guī)模報復感到憂心忡忡。
據報道,最先引起DARPA對大數據關注的并非NSA的“棱鏡”計劃,而是一起針對Netflix公司的訴訟。在該公司2009年舉行的一次優(yōu)化電影推薦算法的競賽中,兩名研究員使用公司提供的疑為匿名的數據,將用戶的影評與互聯網上的影評進行比對,從而識別用戶身份。一位看過電影《斷背山》的女同性戀者因此起訴Netflix,認為此舉暴露了她的隱私,使她面臨被迫公開性取向的風險。DARPA將此事視作一次警示。該局研究的一部分旨在識別哪些數據庫和計算工具具有潛在的危險性。
與此同時,DARPA還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建立同亞馬遜的云服務類似的“低成本大數據分析能力”。中情局也希望獲得這種能力,并為美國情報界打造一項價值6億美元的云服務。8月26日起,研究者們將提交議案,回答“大數據這一利器是否會反噬自身”的問題。